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节 (第2/2页)
会儿,渐渐觉得胳膊发酸,只能先放下手机。 “小宁儿。”房间门口传来保姆刘姨的声音。 许颂宁转头应了一声,看见刘姨端着小半碗白粥进来。 干干净净不放任何配菜的白粥,调味品只有糖。许颂宁忌口太多,又经常胃口不好,多数时候都只能勉勉强强喝点粥。 “抱歉,我吃不下。”许颂宁摇头。 “没办法,伊姐儿打了三个电话催的,中午下午的都替你搪塞过去了,晚上可不能再不吃了。” 刘姨在他家照看了二三十年,完完全全看着许颂宁长大的。许颂宁打小就是个难带的孩儿,一大家子都得围着他转。 许颂宁知道她心疼他,只能无奈轻轻叹气,“放在旁边吧,我待会儿吃一些。” “好。”刘姨把粥放在他床边柜上,“过会儿要是凉了你告诉我。” “嗯。谢谢刘姨。” “哎呦你这孩子,别跟我客气啊。”刘姨笑笑,顺手帮他理了理被子才出去。 许颂宁躺得很累,想下床走走但又不想找刘姨进来,自己走又总摔。书也不让他多看,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。 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,手机再次震动起来。 许颂宁知道是向日葵发来的消息,拿起一看,她说: 我今天去琴行了,看到一架好漂亮的钢琴,我还弹了两只老虎。 许颂宁薄唇微弯,回复:弹得怎么样? 向日葵:自我感觉非常良好! 人如其名,她的确是个向日葵一样活泼开朗的人。 向日葵接着说:你住在哪里呀? 许颂宁:在北京。 向日葵:呀,我小时候经常跟着妈妈去北京,说不定咱俩见过呢。 一年到头那么多人在北京来来去去,哪能那么凑巧。许颂宁笑了笑:向日葵,你住在哪里? 向日葵:在成都。你来过成都吗? 许颂宁静静想了一会儿,似乎从五岁查出病以来他就很少出远门了,偶尔出去一趟也是去洛杉矶治病。 许颂宁回复:很遗憾,没有。 向日葵:好吧,这地儿也没什么好玩的。 有些意外,许颂宁以为她会热情邀请他去家乡玩玩。 莫名聊了一大通有的没的,许颂宁才想起来昨天她说她有很多问题,正要问她,她却先发来消息了。 向日葵:高三的学长,钢琴的问题我们先放放吧,我这儿遇到一道非常难的数学题。 许颂宁不禁一笑。 这姑娘的问题可真不少。 片刻后向日葵发来一张图片。 是一道高一数学三角函数题,很长一串儿式子,看起来有些复杂。 许颂宁虽然在学校的时间不多,但他从小就是个安静性子,学习也很努力,成绩一直挺不错。 何况这还是道高一的题。 许颂宁扫了一眼题干,给刘姨打电话:“刘姨,麻烦把我的笔和纸拿进来。” 刘姨放下电话就来了,手里拿着一支笔和一个本子,面露担忧看着他,“要学习吗?还是歇歇吧。” “没事,只写一道题。”许颂宁低低咳了两声,掀开了被子。 刘姨把本子和笔放到书桌上,赶忙来扶他,“上次你学晕过去伊姐儿发那么大一通火,这孩子,难道就给忘啦?” 许颂宁在她搀扶下慢慢起身,刚迈出一步又感觉到头晕恶心,只能尽量走慢些,努力笑笑,“别担心,我没事的。她回来,您别告诉她。” “好好,我当然不会告你的状。宝贝心肝儿,哪舍得你挨骂。” 刘姨扶许颂宁走出起居室,坐到书桌前,又找来一张毯子搭到他腿上。 许颂宁体温低,他的房间常年保持白天27度晚上26度,生病后又上调了0.5度,但刘姨还是担心他冷着。 帮他搭好毯子,刘姨又把刚才的粥端过来,“正好了,记得喝点。” 许颂宁点头,“嗯,好。” 题目对许颂宁来说不难,难的是他手上没力气,握笔都握不太稳,写出来的字也不如平时好看。 他这病最忌累,每次发病过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浑身无力的状态,基本什么也干不了,只能多休息。 许颂宁习惯把解题过程写详细,尤其是给别人解答题目,他写的比标准答案还详尽,连运用了哪个公式都一一写出来,就差把算式也列旁边了。 一道对他而言不算难,甚至算简单的题,写了快二十分钟。 许颂宁怕向日葵等着急,写完就立马拍照发给她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